到底什么是“天地之心”?——《一点拙见09》

    
北宋大儒张载张横渠说,读书人的使命是:

1.jpg

▲横渠四句


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,读起来朗朗上口,正气充盈,千百年来辗转流传,经久不息,确实非常伟大。

但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,对“为天地立心”心存疑惑:天地的心在哪里?后面上网搜索,有人说,天地是没有心的,人就是天地的心。后面我问老师,老师对我说:“维龙啊,天地哪有什么心呢,天地的心,就是人心啊”。于是,我认可了天地之心,其实就是人心。

后面看到这世间是是非非,正正邪邪,特别是看到历史上那么多邪恶和杀戮的时候,我感觉到:这天地之心,有时也太坏了吧?《易经》上说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天的特性是“清”,是“正”,这时正时邪,有时甚至表现的污浊不堪的人心,如何能配天?所以我对“天地之心”就是“人心”,还是有些疑惑。

再后面接触到郭继承老师,郭老师讲中华文化“十六字心传”,说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。说人心内部有两种力量,一个是人心,一个是道心。人心充斥着贪婪、欲望和自私等阴暗的力量,道心则充满着积极、善良和正义等阳光的力量。而人心是危险的,道心是微弱的,在大多数场合,人心和道心的碰撞中,道心都会败下阵来。比如贪污受贿,比如坑蒙拐骗,能真正象孔子那样坚持“君子固穷”,能坚守“不义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的人,少之又少。


于是我感悟到:真正能配天的,是人心之中的“道心”。“天地之心”,在个体上是指人心中的“道心”。“为天地立心”,就是将每个人心中的“道心”激发升腾起来。无数的“道心”同频共振,构成强大的时代愿望,形成强大的时代力量,这才是真正的“天地之心”啊!


2.jpg


有了这个认识之后,我发现“天地之心”时时都在起作用,这种作用不但是持续的,还是永恒的,但其表现形式,却是毫不拘束,千变万化的。

比如秦朝末年,苛捐杂税,兵役徭役导致整个社会民不聊生,这时全国大部分人心,都想反抗秦朝暴政。这时的时代愿望,也就是“天地之心”,表现出来的,是“战争”。汉高祖刘邦因“天下苦秦久矣”,以一颗悲悯之心,要救万民于水火,顺应“天地之心”的指向,斩白蛇起义,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。

比如清朝末年,帝官封三座大山,直接不给中华民族活路。此时的时代愿望,也就是“天地之心”,表现出来的,是“救亡图存”。谁顺应这个形式,谁就是在助天助地,最终获得万民拥护。毛主席顺天应时,以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大慈悲精神,带领共产党,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。

比如新中国建立后,一穷二白,积贫积弱,这时,全国大部分人心,是“自力更生,奋发图强”,是“过上好日子”,这时的时代愿望,也就是“天地之心”,表现出来的,竟然是“赚钱”!邓爷爷顺天应时,提出“改革的胆子再大一些”,“先富起来”。最终中国富起来了,邓爷爷,也走入了亿万人民的心中。我在广东,看到很多人家中,挂着他老人家的像。


……


真正明白“天地之心”有什么意义呢?这将有利于“君子”的行动!透过现象看本质,上天有好生之德,“天地之心”是纯善无恶的。虽然有时其表现形式是“赚钱”,是“杀伐”,是“战争”,但其终极方向,是恒定、光明、通达、无私的。一个人把握到了“天地之心”,就掌握了时代脉搏,明白了天道走向。


英雄必须顺势。所以,不管您是求建功立业、名垂青史还是求行善积德、福荫子孙,或者只是想完善此生的修行,您都需要静下心来,仔细格物“天地之心”,把握时代脉搏,然后“顺势而为”。


顺势而为,得道多助,跟“天下大势”相应,您的事业,自然一呼百应,前程锦绣。


当今中国,在40多年的一心求经济建设的方向上,无数的人沉迷过深。在坑蒙拐骗,假冒伪劣,P图技术,眼球经济和一惊一乍的标题党以及浅薄夸张的小视频面前,您能格物到当前的“天地之心”是什么吗?

当今世界,2000多年前上演的“春秋五霸”、“战国七雄”正在重演,各种力量都在激荡纠葛,您能格物到当前的“天地之心”是什么吗?

格物到了,您自然知道怎么做,恭喜您!

微信图片_20201221081925.png


相关文章

君子与小人的概念——《一点拙见05》

君子与小人的概念——《一点拙见05》

【01:君子】“君子”这个词在2000多年前就被提出了,它广泛地出现在先秦文学典籍中。比如前文中常常提到的“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”,比如《周易》中的“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当厚德载物”……...

评论列表

访客
2021-08-20 23:11:13

常老师写的很好,我很喜欢,后面蓝屏看不到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